粉磨采用新型立式輥磨系統,具有粉磨效率高,單機能力大,返料率低,電耗低,金屬磨耗低,噪音低,維修工作量小等優點。
立式磨集粉磨、烘干、分選于一體,收粉采用高濃度布袋收粉器一級收粉,工藝流程簡捷,設備數量少,故障點少。
工藝布置緊湊,系統占地面積小,廠房造價低。
系統采用負壓操作,無外泄粉塵,工作環境友好。
生產操作調節靈活,可實時在線調整產量和產品細度。
生產穩定、可靠。
充分考慮石灰石制粉系統內與物料接觸部分的耐磨性,溜槽及料倉內襯選用HARDOX襯板,閥門采用耐磨陶瓷插板閥,彎頭采用陶瓷內襯。
充分體現低能耗、低運行成本的設計理念,如主引風機選用高壓變頻技術調整風量、風壓,供電系統采用無功補償,減少線路損耗,節約電能。
自動化控制實用、可靠。
3 工藝流程
石灰石經裝載機送入料斗,經大傾角皮帶機輸送至原料倉,料倉下設密封稱重給料機將原料均勻定量連續地送入立式磨,出磨的合格粉在主引風機的作用下,進入布袋收粉器收粉,收集到的細粉卸入成品倉。
立式磨與柱磨機比較
項 目 |
立 式 磨 |
柱 磨 機 |
|
磨機 |
型式及功能 |
l 立式輥磨 l 集粉磨、烘干、分選于一體 |
l 改進型雷蒙磨 l 沒有選粉、烘干功能 |
粉磨機理 |
l 對料層進行壓力粉磨、摩擦粉磨 l 磨輥采用低速、高壓設計 l 粉磨效率高,95%以上入磨物料粉磨后達到成品細度要求,磨外循環量小。 |
l 對料層進行連續反復輥壓 l 輥輪采用高速、中壓設計 l 粉磨效率較低,50%入磨物料粉磨后達不到成品細度要求,需返回磨內再磨,磨外循環量大。 |
|
加載方式
|
l 采用液壓彈性加載系統 l 加載力較大、穩定 l 加載力可根據物料的硬度調整 |
l 采用輥自重及彈簧裝置加壓 l 彈簧壓力較小且不穩定,難以保證產量和產品細度。 l 加載力不可調 l 料層不好控制,易產生振動。 |
|
傳動方式 |
l 采用專用立式磨減速機(螺傘+行星齒輪+平面推理玩)傳動,并采用稀油站強制潤滑。 l 減速機從磨盤下部驅動磨盤,運行平穩,安全可靠。 |
l 采用減速機+皮帶輪傳動方式。 l 皮帶輪從設備上部驅動主軸,易產生振動,安全性、可靠性差。 |
|
檢修維護 |
l 磨輥維修時,采用液壓加載裝置將其翻出磨外,維修方便,時間短,操作安全。 |
l 輥輪維修時,采用專用工具移到設備外更換維修,維修工作量大,時間長。 |
|
電機 |
l 電流平穩。 |
l 由于加壓及料層缺陷,電流波動大。 |
|
金屬磨耗 |
l 輥套采用硬質合金堆焊,可多次堆焊使用。 l 襯板磨損較慢 l 綜合金屬磨耗較低 |
l 輥輪采用鑄件,磨損后需更換。 l 襯板磨損快 l 綜合金屬磨耗較高 |
|
制粉系統 |
工藝流程 |
l 磨機本身配有分離器,不需要配選粉機、物料輸送設備,工藝流程簡潔,設備數量少,故障點少。 |
l 磨機不配分離器,需另設選粉機、物料輸送設備,工藝流程較復雜,工藝設備多,故障點多。 |
生產操作 |
l 操作簡便,調節零活,可在線調整產品細度、產量。 l 運行人員較少 |
l 可調性較差 l 運行人員較多 |
|
生產環境 |
l 系統負壓操作,無粉塵外泄,工作環境友好。 |
l 系統常壓操作,易產生揚塵,需另設除塵器。 |
|
易損件消耗 |
l 磨機金屬磨耗低,工藝設備少,返料率低,易損件消耗少。 |
l 磨機金屬磨耗高,工藝設備多,返料率高,易損件消耗多。 |
|
電耗 |
l 由于粉磨效率高,采用變頻調整主引風機風量及風壓,加之輔助設備少,系統電耗較低。 |
l 系統電耗與立式磨系統相近。 |
|
運行成本 |
l 較低 |
l 較高 |